“财大的先生们”:潘勇教授专访

潘勇,中共党员,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电子商务)主持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子商务概论》主持人。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管理学院院长。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郑州市电子商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日本早稻田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近日,“财大的先生们”栏目采访了潘勇教授。



问题:潘老师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我校知名学者,大家对您的求学经历都很感兴趣,能否请您跟屏幕前的观众们分享一下。

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硕士。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管理学博士。曾经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院和英国切斯特大学工作。


潘勇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问题:数十年来,您专注于电子商务领域的研究,发表了百余篇高水平论文,能否介绍一下您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本人的科研工作可以说一开始就具有高起点,我的第一篇论文就发表在经济学最权威的杂志《经济研究》上。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读硕士期间,就遇到经济研究所的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包括董辅礽、樊纲、乌家培等做我们的老师。他们的研究风格和学术视野为我后来的研究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博士学习期间,我师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陈禹教授和方美琪教授,他们是中国电子商务教学和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实践者,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在博士期间就在权威学术期刊发表了十数篇的文章。

目前我在电子商务市场逆向选择理论(“柠檬市场”理论)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连续两届被推举为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并兼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论专委会主任,主持多项国家、教育部和河南省重大规划项目,累计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

我撰写的学术专著《网络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研究——基于“柠檬市场”模型的分析》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教授(George A. Akerlof)的支持和麻省理工出版社授权将他的论文翻译为中文。该专著近期即将在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英文出版。

我曾经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我的邀请人是日本情报学会干事长、早稻田大学跟来龙之教授,我所撰写的学术论文《Cyber “Lemons” Problem and Quality-Intermediary Based on Trust in the E- Market —— A Case Study from AUCNET (JAPAN)》被收入早稻田大学科研成果系列,获得国外同行的肯定。

围绕自己的研究,我还应邀出席了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地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宣读学术论文,为中国科研在国际上发声,为中国智慧走向国际舞台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中国学者挣得荣誉。


潘勇教授应邀出席第53届世界系统科学学会年会(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我的学术生涯中,我一直在追求一种沉稳扎实的学术风格。我一直铭记我的博士导师陈禹教授告诫我的一句话,“只要学问做的好,你在那里都会受到尊重”。


问题:潘老师,您从84年执教杏坛,至今已经是40个年头了,您对于老师这份职业,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我认为,作为教授,首要的职责是进行教学工作。教授需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大学教师更应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弘扬教育家精神。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目前,学生们都很聪明,但有些同学在学习自己专业同时,对上大学的目的和未来的目标还不是很清楚。我力图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追求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传授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要做好中国案例,讲好中国故事。在讲授《电子商务》等相关课程时,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郑州模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告诉同学们,“郑州模式”正从全国走向世界,有望成为解决下一代贸易方式的“中国方案”,而这一切只有在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做得到,以此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制度自信。

在我访学和参加国际会议期间,我有意探寻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并拍出照片,并把它融入课程教学中。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访学时,我探寻了我党先驱李大钊读书的地方;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开会时我探访的马克思攻读博士的地方;在英国曼彻斯特,我去了切萨姆图书馆,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面,撰写《共产主义宣言》的地方;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我有意参观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那是十月革命的象征。


问题:电子商务专业是咱们学校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之一,电子商务概论也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您作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同时作为我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带头人,能谈谈您对专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吗?

中国是电子商务第一大国,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01的4亿元发展到2021的 43.83 万亿元,中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开设学校也从2001的 13所发展到2022的617所。中国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设立,在推动中国成为电子商务第一大国进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潘勇教授出席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议


为了应对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发展和挑战,利用我主持的河南省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我们倡导构建了“校企互动、师生互动、校际互动”三位一体的差异性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能力提升型”的电子商务教学体系,提出了基于新文科视角的教学模式。

基于这个思路,经过我们的努力,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主持的《面向新文科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于2021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项目。主持的《电子商务概论》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所指导的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国赛一等奖。所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创业成功,被《中国青年报》以“郑州大学生S团,线上线下同发展”为题详细介绍和报道。

在新文科背景下,未来电子商务专业要以全面提高电子商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目标,培养电子商务类拔尖创新人才,构建电子商务人才自主培养教学的知识体系。要以“价值引领”、“融合创新”与“技术驱动”为理念遵循。要通过解构与重构原有知识,来实现专业知识体系的融合与交叉。要基于新兴数字化技术实现对教师和学生的“双向赋能”。

需要指出的是,我个人和学院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取得的成绩都来自于司林胜书记的理念和支持。司书记在全国和河南开始倡导和推动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他在2008来河南财经学院担任副校长时,他主持的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商务应用的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为我们学校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问题:从您的学术成果,我们能看到您近些年关注的核心议题是有关跨境电商特别是郑州模式的发展情况。我们也能看到,从2014年起,郑州被列入自贸区和跨境电商宗试区之后,我省的跨境电商贸易进入高速增长快车道。您能谈谈郑州模式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吗?

作为一个大学教师,能够在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积极服务郑州经济社会发展,这是大学教师的责任,也是国家赋予高校的职能要求。多年来,我始终要求自己要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潮流和动态,以一流科研成果回应行业发展需求。


潘勇教授应邀出席河南省电视台《对话中原》节目“跨境电商郑州模式”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保税物流中心,考察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E贸易”,勉励向“买全球、卖全球”目标迈进。

在全球范围内首创的跨境电商1210海关监管模式,是郑州发展跨境电商最大的“王牌”。这项被称为“郑州模式”的创新成果,不仅成为郑州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一张响当当的名片,更作为被国际海关组织认证过的监管样板,向世界传送出郑州智慧和郑州经验。

河南地处内陆,以前没有跨境电子商务业态,但凭借郑州E贸易方案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凭借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走在了全国试点城市的前列。郑州综试区“内陆起步,一路领跑”,成为持续创新引领跨境电商发展的风向标。

同时,我把“郑州模式”我国电子商务的成功案例并进行理论分析,被写入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类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中。


问题:那我们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师生,又如何在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回答好属于我们的中原之问,时代之问呢?

郑州市的电子商务和跨境电子商务均列全国第一方阵,这就为我们发挥专业优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和条件。

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凸显了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在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领域的影响力和示范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是教育部贯彻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基于“特色发展,求实推进”发展战略,坚持“本地化、融合性、差异化”的发展特色,在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产教融合等方面继续探索。


问题:潘老师,能否请您向屏幕前的同学们送出您的寄语?

我希望,我们的同学们要把自己的学习和国家的未来联系在一起。要做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业、担大任。

(文: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图: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视频拍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视频剪辑: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初审:樊盈志;复审:谢艳丽;终审:王叶柯)